在古老的印度,有一个国王叫净饭王。有一天,他的夫人生下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他非常高兴。他希望他的儿子可以在接任自己的王位,给儿子起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这时,来了一个相士,对国王说:“你的儿子的相貌非常,将来如果成为国王的话,他会成为统一全印度的转轮圣王;如果将来他出家的话,他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导师。可惜,我年龄太老了,等不到他成佛的那一天了!”
净饭王听了之后,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出家。
于是,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提供各种奢华的享受,建造四时宫殿,让儿子没有春去秋来的感觉。在儿子十七岁的时候,为他娶了临国美丽的公主。
净饭王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儿子喜欢上这种优裕的生活,不再生起出家的念头。
◆
然而,有一天,王子到城外出游玩,看到了一个非常衰弱的老人。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就问自己的随从。
随从告诉他那个老人曾经是个婴儿,慢慢长成强壮的青年人,再后来慢慢地变成老人,在将来,老人将会死去。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人是会老、会死去的。心里非常痛苦,郁郁不乐地回家了。
又有一天,王子再次出城散心。结果看到一个人生病了,身体虚弱、手足如枯木。他的随从告诉他,一个人只要有身体就会生病。他不禁叹道:人生实在是苦啊。
第三次,王子出城的时候,看到四个人抬着一个棺材走来,后面跟着很多人在那里痛哭。随从告诉他,这个人死了,因此他的家人很伤心。他的肉体将会腐烂,毁灭。王子叹道:人为什么要死呢?
再后来,王子出城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沙门。沙门告诉他:“我出家是为了远离老病死的苦恼,为了求得解脱的大道。除了出家做沙门,没有人能够逃避老病死。”
王子听说后,就生起了出家寻求解脱的念头。后来,有一天,他偷偷地于半夜溜出王宫,寻找、探索如何解脱老病死的大道。最终于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
这位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就是佛佗释迦牟尼。可以说,佛教就是佛佗让我们理解生与死的一种宗教。
他创立佛教之后,用了41年的走遍古印度大地,传播他的佛法。在他80岁的时候,他宣布自己将要离开众弟子,进入涅槃。
在常人看来,佛佗也和我们众生一样,会生老病死。他的学生在当时也很奇怪,问老师既然已经成佛,可以不生不灭,是梵天的老师,为什么还要离开大家?为什么不能象梵天一样拥有数万亿年的寿命呢?
◆
在《法华经·寿量品》中,佛佗给出了答案:“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简单的讲:如果佛佗一直留在世间的话,世人就不会知道佛法是难值难遇,不会珍惜了。
死亡是一个礼物,一个唤醒我们思想的礼物。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相信:生命的短暂会增加生命的乐趣 。如果把死亡排除在外,人看不见死亡所包含的奖励时,生命就会变得“像美式调情一样肤浅而空洞的东西 ,从一开始就知道不会发生任何事情;相比之下,欧式的风流韵事则截然不同,双方必须一直牢记可能有严重的后果发生。”
如果我们不会老、不会死,我们就不会珍惜自己的时间 ,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当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可以说来日方长,何必非要现在处理呢?如果我们不会死,我们大可以在自己100岁的时候,依旧象婴儿一样哭泣、玩耍,不用学习。
事实上,心灵的成长亦是建立在生命是有限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
我们没有太多的理由与借口,推脱下去。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每拖延一天,离死亡的日子就近了一天。如果我们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成长,我们将失去成长的机会有可能。
然而,许多人因为害怕死亡,因此害怕面对死亡。他们把对死亡的恐惧压抑到深层的潜意识当中,以为这样就可以免去痛苦,他们把自己变得麻木、逃避。
就如同我的一个访客说的那样:“宁愿选择如您所说的猪一般不会思考、只会享受当下的生活,也不愿去体验如此这般纠结过去、焦虑未来,饱受病痛折磨的地狱般的生活。”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正如我所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与勇气患上抑郁症、焦虑症。不敢面对死亡问题的那些人,抑郁症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他们宁愿做行尸走肉的机器人,也不愿意让自己成长。
所以,我常常说,抑郁症、焦虑症是生命的一个礼物,那个病人并不是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自寻烦恼。只是因为他们在思索,在探索,如同二千多年前的佛佗一样,在重新建立他们的自我,这是心灵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时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