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 音 特 辑 】
《中国医生》
观 世 音 菩 萨 的 化 身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没有人想刻意地去成为英雄,因为他们都是责无旁贷地站在那里,且站到了最后,成为英雄,也成为人间菩萨。
看《中国医生》,就看见了人间菩萨,就看见了观世音菩萨的悲智威德。
文|如一
《中国医生》按照1:1的比例搭建“医疗级片场”,影片拍摄全部使用医院设备严格按照真实医院建造标准打造,甚至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投入拍摄。
演员们在拍摄前都进行医疗培训,学习小到如何穿防护服隔离衣,大到心脏复苏、血管穿刺、气管插管,甚至于体外膜肺ECMO(俗称“人工肺”)等抢救技术,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所有医疗设备都可真实使用,氧气、水、电均为接通状态。
在高度还原的“医院”片场拍戏,是什么感受?
导演刘伟强形容,他们是把医院“摆进”摄影棚,当这些演员进入片场,就好像进了真实的医院,表演的感觉就会出来。
“因为有很多医生在看着这部电影,所以真的不能出错。开拍之后,我们台前幕后每天都看成片,有很多专家在看。一收工就开‘批评大会’,确认哪里是拍错的,要重拍。我们就用这个方法,从10月拍到12月。”刘伟强说。
刘伟强坦陈:“初期是很难受的,作为一个成熟的导演,很多人批评你。但后面我们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从开始每天很难受,到后来很开心。”
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的袁泉说,要抛开所有以往所谓的“表演经验”,因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它并不需要你随时随地神采奕奕,因为关注点不在这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家更多的是不安、疲惫,是体力透支带来的绝望、崩溃,然后重新建立信心。所以它很像一棵树,树的表面是糙的,会让你的手磨破,但是根扎得很深。”
脸颊被口罩勒出压痕,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皮肤被汗水浸泡得发白……袁泉的体会是,任何“舒适感“都是跟角色不搭的,因此在细节处理上,角色不要化妆,头发不能太整齐——“因为她没有时间,她的精力全部都在救人上。”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拍戏,袁泉最久的一次穿了8个小时。拍做手术的戏时,仿佛接近了真正的医生,“就像是披着战袍去打仗的状态”。
看电影《中国医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紧张,压迫,心疼,无助,感动,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数次从眼角流出。
影片记录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故事,有挺身而出的女护士,有拍案而起当机立断的院长,有普通又无私同意解剖的小哥,有带着希望出生的婴儿……
当然让人最感动的是疫情里的中国医生。医护人员脸上的口罩压痕和满脸淤痕,插管、拔管、除颤等抢救镜头,勇敢坚毅充满力量的眼神……
在导演刘伟强看来,“这是一部感动人生的电影。你会看到,是所有人一起面对疫情——就是我们不怕!”
疫情阴影笼罩的城市里,本能的勇气,与坚韧的爱,交织在一起。
影片不仅聚焦重症监护室,表现一线医护全力以赴展开生死营救的景象,还描绘了方舱医院医护托举生命方舟的壮举,刻画了麻醉科、妇产科等科室在疫情中的紧张工作,展现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无畏逆行的动人画面。
除了医务人员,各领域的平凡英雄亦有呈现: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动力科工作人员、保洁员,以及流调员、检验员、外卖员……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没有人想刻意地去成为英雄,因为他们都是责无旁贷地站在那里,且站到了最后,成为英雄,也成为人间菩萨。
看《中国医生》,就看见了人间菩萨,就看见了观世音菩萨的悲智威德,所有的人民英雄即是千手千眼,苦海常作渡人舟。
《中国医生》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从内在到外在,在天地之间,寻找美善的容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