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  结  影  缘  】

躺平在沙发

觉醒在阅读

——《睡沙发的人》观后感

|心然


故事很简单,

但却很实在真诚地让观众

看到阅读所带来的喜悦,

以及文学对启蒙生命的

力量与力度。




自从搬去弟弟家,由于家里有安置宽频,造成去电影院看戏的次数就少了许多。闲空无聊时,就爱窝在家里通过电视或电脑看电影。

那个午后,由于朋友在脸书的大力推荐,于是观看了一部新上映的中国电影《走走停停》,观后还蛮喜欢。于是上谷歌搜索,发现该片导演龙飞于2017年还有一部处女作,名为《睡沙发的人》。

这应该是一部很少人看过的电影,因在中国也无法在院线上映,只通过电视播放。但却让我拥有一份已消失很久的“观影幸福感”,也回到年少爱上阅读的情景。那一刻,再度感受到电影与阅读的力量。

导演龙飞这名字蛮陌生,他至今才拍过两部影片。新作《走走停停》由于有一些大牌演员如胡歌与高圆圆助阵,才较让人注目,而影片在日前的北京电影节荣获三项大奖,让他被注意与肯定。

走进文学与阅读的世界

个人更喜欢他的处女作《睡沙发的人》,是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整组团队包括演员人数不超过十来位。影片的主要场景皆在一所简陋的房子,但影片拍得浑然天成,很有喜感,故事说得精彩,电影的乐趣与妙趣皆来自生活本身,很接地气。

《睡沙发的人》的故事就围绕在三个人身上:一是高中落榜的少年粟一柯(树一棵),无所事事,在家过着“躺平的生活”;二是他的霸气母亲,刀子嘴豆腐心,希望儿子能继续就学,典型的母亲形象;另一个就是性格耿直,我行我素,与邻居难以相处的舅公。

由于孩子在国外,孤独一人的舅公被房东拒绝租房后,善良的母亲唯有将他接来共住,于是原本一家两口变成一家三口。由于屋子狭小,粟一柯的房间让给舅公,他就睡在沙发,故事因此而此展开……

舅公是个古板不苟言笑的人,一辈子将身心投入在书本,阅读是其生活的所有内容。他的行李就是一堆一叠的书本。而原本不爱阅读,不爱思考的粟一柯,就在与舅公的碰触下,引领他不知不觉走进文学与阅读的世界里。

舅公书架上的书,与他推荐粟一柯阅读的书籍,轻易勾起了我少年的阅读回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与《白痴》等,都是我年少时在图书馆借阅,看不太懂但又略懂的大块头文学。那个多愁善感的的年龄,通过文字为自己开阔了一个更壮观的世界,那就是文学世界!

打开阅读与写作的视窗

粟一柯原本对写作完全没有兴趣,他问舅公:写东西是为了干嘛?舅公回复:为了表达需要。结果他学习用文字来表达感受,如此不经意地将他推进了书写的世界。他开始在厕所里书写,将文章黏贴在墙上,舅公从中修改,纠正错别字以及语法。于是一个老头与一个男孩开展了有趣的“对写”情景,展开彼此的“文学对话”……

电影最具力道的一幕是:春节时,小姨一家来拜年,她刻意炫耀儿子即将去英国留学,充满优越感,当中隐约来对比粟一柯的无用。舅公看不过眼,他拿了一本文学杂志说:我没告知你就将你的稿投过去,结果被刊登了,还有稿酬!他为粟一柯扳回漂亮的一城。

最后由于在国外的孩子不便回国照顾,舅公选择进入老人院。电影没有煽情的处理他的离去,没有伤感的泪别场景。舅公为粟一柯打开了一扇阅读与写作的视窗,让对方通过文学与写作,瞧见到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学会憧憬长大后的世界……

原为“躺平一族”的少年粟一柯,最终决定去报考,继续其学生生涯。观众相信他未来会对文学充满想象与继续创作……

电影就此打住结束。故事很简单,但却很实在真诚地让观众看到阅读所带来的喜悦,以及文学对启蒙生命的力量与力度。

一位躺平在沙发的少年,因阅读对生命开始了醒觉……



线上观赏电影——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