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塞|节|特|辑

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 

卫塞节是纪念佛教史上的三件大事。

是哪三件大事呢? 

那就是佛陀的降生, 成道, 涅槃的一代史迹。

现在出现太多乱象, 

导致许多人扭曲了卫塞节的真正意义。

护持正信佛教人人有责。

祈愿正法永住。

祝愿大家, 

佛法相传满人间

菩提道上共相成


整理|一如 · 图片|永觉比丘 


卫塞节(Vesak)是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祖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佛教徒,均在这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中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许多地方都会举办浴佛、放生、布施以及祈福活动,借着一场场的庆典,让民众融入吉祥喜乐的气氛中,也是对佛陀示现世间感恩法喜的呈现。卫塞节又称佛陀日或浴佛节,是纪念佛陀——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的纪念日。卫塞(Vesak)是月圆的意思,是“卫塞迦”(Vaisakha)的简称,象征佛陀德智圆满、福慧具足、证悟清净、平等、光明的境界。由1950年起,卫塞节开始成为全球性的佛教纪念日,全球佛教团体都热烈庆祝这个节日。

卫塞(Vesak)是斯里兰卡僧伽罗语,源于巴利文「Visakha」一词。在印度、孟加拉、尼泊尔,该节日称为「VisakahPuja」或「BuddhaPurnima」;在泰国称「VisakhaBucha」;在印度尼西亚称「Waisak」;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称「Vesak」或「Wesak」;在寮国称「VixakhaBouxa」;缅甸称「Ka-sone」。

每年卫塞节的日期根据历法而定,是在五月的月圆之日。将这天(或数天)列作公众假期的包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鉴于卫塞节已获得联合国承认,因此国际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卫塞节」(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应实践佛陀的教诲
卫塞节,其实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湼槃,于同一日纪念。原来,据记载,佛陀5月的一个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某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他湼槃那天,巧的也是5月的月圆之日。三者虽非同一天,却有月圆之最大共同特点。于是,后世的佛教徒,便订下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月圆日,庆祝卫塞节。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的意思,正就是「月圆」解也。佛陀出家时,只有29岁。虽然他降生于帝王之家,尊贵为皇太子,因为看不惯当时印度迷信神教的风俗,剥削人民,于是,为拯救当时广大的人民,为贯彻救国救民的目标,佛陀舍去皇太子尊贵的身份和荣誉地位,并抛下妻子,进入雪山修行。6年后,终于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遂四处说法,创立“佛教”。

佛陀最后告诫众比丘说:“比丘们!我告诉你们,不要自负,观察一切法都是无常变化的。大家应该各自精勤观察,以彻底证取(解脱)道果。”是佛陀在人世的最后教导。然后佛陀次第进入四禅八定,返回第四禅时结束于了轮回的生活,证达永恒的大涅槃界。这时在库西那拉附近地区发生地震及天空无雨响雷等现象。正是公元前544年二月十五日月圆时分。(现在为方便也作四月十五日)
卫塞节,是忆念佛陀诞生、修行成道及涅槃的日子。卫塞(Wesak)是月圆的意思,是“卫塞迦”(Vaisakha)的简称,正好与佛陀德智圆满、福慧具足、证悟清净、平等、光明的境界相吻合。每年阳历五月的第一个月圆日,佛弟子会对圆满的佛陀合起双掌,忆念伟大佛陀的一生。

四圣谛是苦、苦因、苦之灭、灭苦之道。苦为生命的现象: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厌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因源自执取身心及不理解世间生灭变易无常的真相。任何的烦恼和困难,诸如:愤怒、忧虑、贪婪、怨恨、不愉快、紧张、顽固、悲伤皆因不能如实知见生命本质的真相而无法坦然放下。
若要从烦恼中自救,应实践佛陀的教诲,并非靠膜拜、祷告或祭祀生物而获得解脱。佛陀教导以布施克服吝啬,舍弃对物质的贪求,停止不断满足感官欲望,培养戒德,方得平静安详。进一步精进修习止观禅法来净化内心,消除烦恼,最终达到解脱。

清 净 浴 心 佛

释迦牟尼佛的诞辰,对佛教徒是最重要的纪念日。根据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因梦见六牙白象而怀孕,即将临盆时,摩耶夫人依照习俗回娘家待产,行经蓝蓖尼园时,在一棵无忧树下生下了小太子。这个婴孩不须搀扶便自己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就涌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 ”声音如狮子吼般坚定宏亮。

此时大地震动,天地之间产生三十二种瑞相,大放光明,天龙八部都前来侧侍,洒下香花与璎珞,歌咏吹奏;两位龙王吐出一温一凉的净水为佛陀沐浴。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觉者,每逢佛陀诞辰都会依照这个典故举行浴佛活动。


发出离心与菩提心

汉传佛教的浴佛仪式,大多依循《浴佛功德经》与《敕修百丈清规》进行。《浴佛功德经》中提到,浴佛之前,须准备种种香料研制香水,并制作浴坛,放上浴床与佛像。浴佛时,以香汤浇灌佛像,再用净水洗净,并以细软的布擦干。最后,焚香祝祷,将佛像安回原位。

浴佛主要是藉着灌沐佛像的动作,表达感恩之外,更要洗净内心的贪嗔、痴,发起出离心与菩提心。

在《敕修百丈清规》中可以见到浴佛传到中国之后的风貌。浴佛法会之前,僧众会把寺院坏境打扫干净,煎制浴佛水,布置金色莲座造型的浴佛台,并特别准备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童身佛像,象征刚出生的佛陀,一旁备有香汤盆与小杓,周围由香花严饰。

法会由住持开示浴佛的意义开始,随后住持率领大众礼佛、上供,唱诵《浴佛偈》:“我今沐浴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在梵呗声中,僧众们排队浴佛,一边淋香水、一边擦拭佛像,口念“唵谛莎  谛莎 僧伽娑诃”。浴佛结束后,诵《楞严咒》,最后回向。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