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东山顶上》

这才是仓央嘉措笔下的月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年轻姑娘的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

— 仓 央 嘉 措 —

藏人的习俗里边没有中秋节,我入乡随俗跟大家过了很多年的中秋。它的寓意还是很好的,不管天上挂着的满月,还是我们要吃的月饼,其实是一种团圆。

对于修行人来讲,更多注重的是修行上的一种心灵的圆满。那对于佛弟子——选择了修行的人而言,怎么能让自己的心——这样的一颗残缺的心,但也有着一种智慧种子的心,又有着一种慈悲种子的这颗心变得圆满?这是我们选择修行的一个动机和初衷。

你们可能听过一首诗,仓央嘉措的《在那东山顶上》。那么,他为什么讲“在那东山顶上”,而不是南山、西山、北山,唯独是从东山的顶上?因为,所有日月升起,都是从东山而升起。“升起皎洁的明月”,这个明月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的重要。月色的这种光芒和月亮的这种温度,没有那么炎热,非常的清凉。仓央嘉措用这样皎洁的明月,来比喻佛法里边所讲的“出离心”。

他认为菩提心也好,空性正见也好,都是那么的殊胜,可以让一个人的心不被烦恼所困扰,可以让一个人的心去了悟事物的究竟本质。但是,一个人一下子要去了悟空性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下子要内心生起无量的慈悲心,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脱离这样一种心灵的苦难和心灵的烦恼?仓央嘉措说,升起皎洁的明月……

“玛吉阿米”,“玛吉”就是没有生我,“阿米”就是妈妈——“没有生我的妈妈的脸庞”,一直浮现在我的心上。所以,这首诗特别吻合“道次第”的修行方式。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在第一讲里边讲“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仓央嘉措用“玛吉阿米的笑脸”,讲出了他对于善知识无量的信心。什么叫真正的善知识?血肉之躯他不曾给我,但是内在的见地生起,要依赖于我的善知识,所以他把自己的善知识比喻成“玛吉阿米”。

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情诗。但是我们看仓央嘉措的传记的时候,不是这样子。他看到的是:没有生我这血肉的身躯,但是对我内在的见地犹如母亲一般的是谁?是我自己的善知识。所以我不管是游走在民间的八角街,还是住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这个玛吉阿米的脸庞,永远浮现在我的心上。

我们所讲的这个月亮,就是清凉、透彻,能把世间的苦难清除、祛除的这样的一种形容,它就是我们在学习《三主要道》的时候,学到的“出离心”。宗喀巴大师讲,首先知道“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而除去世间八法;其次“业果不虚轮回苦”,除去来生的欲望。所以,仓央嘉措的这首诗里边,讲到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出离心”的重要性。因为此刻困扰我们的东西,不是我执、不是执念。当然,如果动摇了执念,可以祛除所有的烦恼,但是此刻我们连执念是什么我们都看不见。

虽然,佛教圈里边大谈空性的人非常多,去炫耀去讲空性的人也非常多,大家对于空性也非常感兴趣。但是,佛陀讲法跟当下很多人讲法完全不一样。佛陀讲法只是为了想“如何能利益到这些有情”,以这种悲悯心作为动机去讲。现在很多人讲法都是如何能把佛法讲得更好听、更生动,来说明我懂的东西有多少。佛陀不是这样的,宗喀巴不是这样子,他说如何能让当下这些根器的佛弟子,能接地气地去修行;能让他们此刻能听闻到佛法的甘露而祛除当下的这些烦恼;让他们能有点儿远见;让他们的内心更柔软一点儿……仅此而已。

所以对于像我一样的初学者而言,我觉得“空性正见”我现在都不敢谈,密法的根器现在离我们更远!甚至对于密法生起邪见的人,现在也非常之多。接受过很多的灌顶,有很多的金刚上师,最后对于密法生起邪见的人非常的多。所以,对于当下我们的根器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能生起出离心。

生起“出离心”在《三主要道》里边宗喀巴大师讲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断除对于此生的欲望,也就是世间八法,对于名利的追逐。

对于很多事物我们驾驭不了,反被这些东西所驾驭,所以我们就活得非常的辛苦。其实对于大家现在来讲,我们吃的没有问题,穿的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要的东西非常的多。一颗心它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它为什么想要那么多的东西?而我们真的能满足于这些东西吗?我们没有思考过。我们只是一味地说:“有就好啊!”可是有的这些东西我们是否曾经享受过?当下享受过?未来能享受?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去想过,只是“我有就可以、有就可以”。

所以我们整个一生来讲,几乎浸泡在这样的“世间八法”里边。我们去听别人在怎么说我们自己,当别人说到我们好的时候,我们就非常的开心;当听到别人讲不好的东西,我们就非常的生气。

对于我们的这颗心,几乎依赖于别人所有的喜怒哀乐的这样的一颗心,如何能得到心灵的平静?这才是对于我们当下的修行人来讲,最为重要的东西。

我比较崇尚阿底峡尊者噶当派的教言:此刻你的心在想什么?此刻的你的心,有没有脱离苦难?此刻你的心,是不是在修行的路上?此刻你的心,是在利他的心上,还是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这就有点儿像禅宗去参禅的感觉——心在哪里?你在这里做什么?你在这里,你的心在这里吗?你读过《菩提道次第广论》,你的心读过《菩提道次第广论》吗?你学完了《修心八偈》,你的心学完了吗?这些才是我们的关键。我们并不需要去炫耀,跟别人讲“我懂了多少佛法”,这些毫无意义。

而这颗心很安静地安住在我们的相续里边,当它看到境的时候,心有什么样的反应?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勾勒起我们对回忆念念不忘的东西,以及对未来的这种恐惧,以及无休止的这种惊扰?这些东西,才叫“修行”啊……

所以,我们讲,仓央嘉措诗中的这颗出离心——这个皎洁的明月,为什么在东方升起?因为,日、月都在东方升起。这个日和这个月,其实代表的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的一颗出离心又依赖于哪里能生起?去依止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并没有给我血肉之躯,所以叫“玛吉阿米”。我们得要懂仓央嘉措笔下的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认为:噢,他是一个情僧,写出来了一堆情诗,然后多么唯美动听……

所以,“未曾给我身躯,而能给我见地”的这个“阿妈”——“玛吉阿米”,这个母亲——是谁?是我的善知识。不是想一次、两次,是念念不忘,一直在我的心里浮现。浮现他的原因是因为:是他,让我知道出离心的可贵是什么;是他,让我知道佛法的见地是什么;是他,让我知道整个一生,我们所讲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我们借着“明月”说了很多东西,仓央嘉措就是利用了这个明月,讲到了这个出离心和善知识的这个缘起。

\   第十五世热腾仁波切

出生于青海玉树州,相继被六世热振仁波切和十一世班禅大师,认证为第十五世热腾仁波切。

仁波切常年弘法教学,平日笔耕不辍,以优美诗意语言写成一篇篇随笔,将内心对佛法的感悟分享予世人。

热腾仁波切还积极倡导社会慈善事业,将佛教的理念与智慧践行于当下的生活。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