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v=1739713331663)
| 慈 悲 专 题 |
爱国侨僧伯圆长老
与中华文化
海外传承研讨会
——(2)——
·
文|陈金妹
·
受邀参与研讨会的法师大德、海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深入探讨伯圆长老对于佛教文化的贡献及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伯圆长老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搭建桥梁。
由于版位有限,只能总结几位法师大德专家学者论述如下:——
.png?v=1739928701873)
郑长铃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弘一大师文教艺术研究院院长
站在深远至百年高度的文化层面探讨佛法
他在今年3次到马来西亚,他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太热爱中华文化了。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们要更、更、更加具体和富有生命力,令他非常感动。
有了这样的了解,在谈伯圆长老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与传播的话题时,可以把视野开阔一点,站在深远至百年高度的文化层面来探讨佛法的精髓,是人生最重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历。
他以马来西亚的廿四节令鼓为例,中国的文化传到马来西亚,最近回流中国福建泉州大学里传播,他觉得这样的互动才是人类文明交流的真实写照,所以他说我们可以一元多流,一根多脉的精神,共同建造我们的文化。
以他的经历与感受来探讨伯圆长老,郑教授因此提出3个建议:
1.今天中马友好发展,东盟合作发展,尤其要在弘扬及践行文明与和平精神之下来研究学习伯圆长老。
2.在当下出发进一步完善形成机制,珍惜伯圆长老这次的善缘,继续深耕两国文化交流,推进落实纪念伯圆长老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及纪念馆的建设,争取在两三年间举办文化交流与艺术活动。
3.提升伯圆长老在民众心目中的认知度,继承伯老的精神,弘法利生,疏解民困。
.png?v=1739928748720)
赖贞瑝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
伯圆长老是一个时代的标杆和榜样
他记得他12岁时第一次见到伯圆长老,长老是到他生长的乡下建设一间佛教会,他估计那时伯老应该也有70多岁,却风尘仆仆到丹绒士拔来给予指导。
后来他慢慢地有机缘多接触长老,对长老的印象是,他是一位很令人敬重的法师,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和榜样。
法师是一位很有家国情怀,有担当的法师,他说:“今天我带着非常恭敬的心境来这里学习和传承他的精神。”
.png?v=1739928967801)
刘庆伦
—马来西亚华裔当代艺术家,伯圆长老书艺入室弟子
研讨会上汇报伯圆长老的贡献
『法不孤起,杖境方生』,在众缘和合之下,《山海交响,文明互鉴--爱国侨僧伯圆长老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传播研讨会系列活动》得以成功举行,并圆满举行伯圆长老纪念馆奠基大典,感恩来自各地的诸山长老、专家学者、居士们,促成了这个历史性的一刻。
今天早上印觉长老提到伯圆长老一副画上的题诗:
“衝寒冒雪香猶重,敢是春從暗處來”。
伯圆长老喜爱画梅花,在长老来说,梅花代表春天,春天是什么?
就如藏宇法师所发表的说伯圆长老倡议和乐社会,同时伯老也鼓励年轻人建立幸福家庭。
和乐社会与幸福家庭是人们所追求的世乐,伯老以春天盛开的梅花作譬喻来给予我们开示。
禅宗有一首诗:“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向寒。”祖师的西来意就是南枝向暖北向寒,福建即是在马来西亚的北方,尤其是此项研讨会安排在户外,此刻我们正感受到当初伯圆长老在冲寒冒雪,条件十分严苛的情况下,从福安到南洋,以及所有从中国到海外去的高僧大德,在那苛刻的环境里,何尝不是冲寒冒雪,今天在这里我充分体验到了,因此我怀着感恩的心,感受到福安的乡亲父老们,佛教界的长老大德,应该在伯老的墨宝送归到祖亭,看到伯老的墨宝的时候,有更加深刻的体验,这就是伯圆长老为何画梅花,为何画“岁寒三友”的原因。
刘庆伦也在会上向在座的诸山长老大德专家学者汇报,他向恩师求学问道期间对伯老的粗浅了解,总结伯圆长老以下几点贡献:
(1) 七七事变,中国佛教协会成立抗日救护队,伯老两度接受救护训练,并随同圆瑛大师赴南洋槟城募集捐资抗日救国,积极参与救国护生的佛行事业,与此同时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筹备福安分会的成立,以及在海外参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的成立,以及首都佛教会的推动,伯圆长老堪称为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
在伯圆长老的言教身教,始终以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同体共生的根本,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为实践,从而贯彻了伯圆长老一生“爱国爱群求上进,劳心劳力作强民”的精神。
(2) 二十世纪初中国高僧大德不远千里,纷纷前往海外弘法,伯圆长老身负重任,是中国北传佛教文化传播到南洋的先驱之一,及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华人佛教界的其中一位重要先驱。
(3)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伯圆长老的南来,给予南洋的多元文化带来了有机的养分。
(4) 在南洋地区,除了佛教界,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乃至于传播界,工商界,都与伯圆长老有积极的互动,从中国南来的侨僧与伯老关系密切,彼此互助友爱的精神共鸣,成为社会一股凝聚力。
(5)伯老始终以传扬海外中华文化为终生之志以及己任。
(6)不分宗教,不分门户,不分教派应机逗教,接引提携各领域、各专业与各地区的后进。
(7)一百年积极从事佛教文化与佛教艺术传播的福建南来高僧第一人,在马中友好发展与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研讨会来到尾声,住持人道了法师邀请广东花都华严寺方丈印觉法师为研讨会作总结。
最后,福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安狮峰寺住持顿照法师致答谢词,顿照法师表示,衷心感恩本次系列活动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也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并进一步增进中马两方之间的深厚情谊,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马来西亚八打灵观音亭住持明吉法师于纪念伯圆长老系列活动结束前回赠亲自题书的 “狮吼醒世“予主办方,由广东华严寺住持印觉长老接领。
“山海交响,文明互鉴”爱国侨僧伯圆长老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传播研讨会在寒风彻骨之下贵宾互赠送纪念品后结束。
想 看 更 多 ?
欢 迎 订 阅 《慈悲》123期
阅 读 全 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