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是我闻监狱经 |
监 狱 经 之 出 狱 篇
出狱天空当下行
这对老夫妇不但不理怨孩子,
反倒内疚没有好好的管教孩子,
让孩子误入歧途,
由始至终都把过错归咎自己。
这对夫妻,吃不好睡不安,过着“抬不起头、站不起来”的日子,安忍着每一天,所以样貌比实际年龄来得苍老。
他们唯一希望,是期待他们的独生子能从监狱活着出来。自从儿子犯罪被判死刑后,他们卖屋凑钱请律师,沦落到无家可归而租一间简陋小房,日夜在那里盼望孩子会奇迹般归来。没人关心这对老夫妇,亲戚的轻视和朋友的异样眼光,逼使他们学习独立。他们为了三餐早出晚归,任劳任怨自食其力。男的因病缠身无法工作,女的体质虚弱,可也得咬紧牙关卖力工作维持生计。
内疚没管教孩子 老夫妇住在槟城,孩子则被关在遥远的加影监狱,所以他们一年才探访孩子一次。每次探望总是心怀内疚与难过,内疚不能常来探望自己的爱子;难过是下一次聚首不知要等到何时何日。
每次探访时间结束,老夫妇目送孩子离去后总会在探访室内抱头痛哭。许多狱卒对他们的处境都非常同情,因此每次都刻意将探访时间延长。
记得有次老夫妇的孩子决定不再上诉,抱着“两人死不如一人生”的心态把机会让给同伙,老夫妇获悉后悲痛欲绝。做母亲的在探狱时对着孩子下跪,恳求孩子不要认罪,不要抛弃老迈而无依无靠的他们,而他的父亲早伏在桌上泪流满脸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整个探访室都充满悲愁哀怨的气氛,室内的每个人(包括狱卒)都情不自禁流下泪水。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因孩子的入狱而对他们加以痛责、埋怨、疏远甚至断绝来往,总认为孩子罪深难赦,让身为父母的蒙羞抬不起头。但这对老夫妇不但不埋怨孩子,反倒内疚没有好好管教孩子,让孩子误入歧途,把一切过错归咎自己。
其实老夫妇为人坦诚,行为检点无不良嗜好。而他们的孩子也不见得是个冥顽不灵的流氓,反而还蛮有爱心和孝顺,奈何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受惩戒。
修改控状免问吊
自从判死刑后他接触了佛法、认识了三宝,他在牢里的举动都受到囚友的赞叹和狱官同僚的认同。在牢里他带动死囚学佛、发动死囚捐献器官,更发起撰写《死囚忏悔录》。此外他也在牢里弘扬佛法,自动自发慰问囚友,尤其对刚判死刑的囚友更以自身经历来与他们分享,好多囚友都因他的发心、慈悲心与柔软心而深受感动。
每次父母来探望他总不忘向他们弘扬佛法,劝勉他们学佛。老夫妇也因为孩子的改变,每次来函也句句不离佛法,亦因为因缘具足皈依了三宝。令人感动敬佩的是,每当母难日(自己的生日)、父亲节与母亲节,他虽身陷囹圄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却以书信与录音来表达心声,通过特别管道转送到父母手上。
他从来没有想过会逃出鬼门关,然而不可思议的因缘让他的上诉获得控方修改控状而免于问吊。外人可能觉得最高兴莫过于他年迈的双亲,因为再等半年便可一家团圆重享天伦之乐。但老夫妇却苦口婆心提醒孩子出 狱后不必回家,直接跟随师父出家去。
他在牢里学佛后早已萌起出家念头,他想专心学道,唯一不放心的是他年老的父母,没想他们竟然没反对还大力支持他出家!
回头看也向前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孩子判死刑时,做父母的变卖家产替儿子打官司,终日以泪洗脸,生活孤苦凄凉,还得忍受亲朋戚友异样的眼光。眼见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可一家重聚,偏偏老先生等不及孩子出狱便病逝了。临终前仍不忘嘱咐太太转告孩子,出狱后要精进的学佛。至今他还不知道父亲往生,因为母亲坚持保密,避免儿子在牢里过份伤心。
人生总是充满着无常变迁。正如有句话说:“影长 路更长,步步有文章。变幻人生除了回头看,也得向前走、往前看。”
祈愿这菩萨心肠爱心洋溢的孩子:
甭管来时路或去时路,
有路就走。
走出江湖,步向佛道,离不开当下路。
路长,影更长。
步步更是有文章。
产又生多变,
回头或向前看?
都不,
该往当下看!
文 / 开 照 长 老
开照比丘,196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于1987年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再到泰国受比丘戒。1987-1990就读于马来西亚佛学院。现任马来西亚沙巴寂静禅林长老团成员,并身兼新加坡护法苑的宗教导师。
1988年开始走入木寇山槟城的监狱,与囚犯谈话、讲经。四年后,在一群死囚的要求下,他来到了加影。每周一早上九时,他将准时出现在加影监狱。在几十年的监狱弘法,他的慈悲不知软化了多少身陷囹圄,手脚戴着重重镣铐的硬汉子,进而皈依佛教。
开照法师除了到监狱弘法, 也常被邀请到国内各大专院校主持佛学营及举办静修营、禅修营、护法营、短期出家体验营, 渡化青年学佛。他的连珠妙语源于他的慈悲和智慧的修持,更来自他非凡的关怀人间的丰厚阅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