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今年已62岁了,纵使面对人生必经的生老病死,却总是云淡风轻,一句“一个学佛人应该要做的就是:随喜别人的成功和快乐,而非去嫉妒人家”,提起众人对佛法的大悲愿心。奥智达长老尊者(Bhaddanta Aggacita Mahathera)出家38年,点点滴滴,交织出长老最真诚;实践佛法的美丽人生。


【 亲 近 善 知 识 】

专访 · 一如    整理 · 黄慧燕    摄影 · 同平



佛经一开始便以“四依止”警惕修行的佛弟子:第一,依义不依文;第二,依智不依识;第三,依法不依人;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法不依人,因为“智解易,而涅槃难!”知、行之间永远绵恒着巨大的落差。红尘怅惘,未臻圆觉,人永远驳杂着万般未净的嗔痴惑爱。
奥智达长老尊者(Bhaddanta Aggacita Mahathera)指出,是善法,则依止修习,如实观照,如实履践。
长老今年已62岁了,纵使面对人生必经的生老病死,却总是云淡风轻,一句“一个学佛人应该要做的就是:随喜别人的成功和快乐,而非去嫉妒人家”,提起众人对佛法的大悲愿心。出家38年,点点滴滴,交织出长老最真诚;实践佛法的美丽人生。
长老尊者以下的开示宛如磨镜,磨镜人的规矩方法对了,则专心致志、恒恒琢磨,莫理他人的镜子是否磨圆、磨亮了。洞达本心,识得自家面目,才是当务之急……

记:请法师开示,初学佛者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基础?
奥:开始学佛很简单,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我净化。就是这么简单。
(根据佛陀在阿含经解脱道次第说,修行要以闻思修为基础:听闻佛法、思惟佛法,然後就要在日常生活,历缘对境之中,处处去见到法,体证无常、缘起、无我的宇宙真理、实相。)

观其行  听其言

法师对初学佛有什么忠告?
佛陀在这方面有叫我们要亲近善知识,这对学佛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亲近善知识可帮助我们了解法义。
首先,善知识他有感恩的心、正确的修行佛法,还要拥有良好的德行。善知识不只会解析佛法,而且他也必须是一个实修、解行并重,有修有证的,才会受人尊敬。因为我们发现到有一些人他很会讲经说法,但言行却不一致,只会空谈。更严重的还涉及财务及性丑闻。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是学会选择善知识和善友。
(佛陀也说过,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他只是一个指月的工具,他是协助你早日能够自依、法依。
善知识的每一脚步都是协助你“依法不依人”,协助你逐渐独立,协助你亲自去体证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而达到解脱自在。)

记:由於资讯发达,各种所谓的佛法资讯非常广泛,这可能会导致初学佛者在选择善知识时感到混淆?
奥:网络上的确出现了太多没经过审查、品质控制的资讯。每个人都可以写他喜欢写的东西,但没人知道他所写的是否正确?例如大家都很容易上网到Youtube听一些所谓的禅修课程,但这些课程未必对净化人心有真正的帮助。
国内上座部的佛教道场——护法苑(Sasanarakkha Buddhist Sanctuary) 。
记:哪要如何找对善知识?
奥:这确实不容易。善知识你需要跟他长时间相处,了解他的生活方式,观其行、听其言,检视他是否有德能、可信赖,才能决定他是否可成为你的老师。而不是一见面就认定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佛陀当时也勉励大家修行所要信任的一些原则:(一)不因他人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二)不因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三)不因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四)不因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五)不因根据逻辑哲理就信以为真;(六)不因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七)不因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八)不因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九)不因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十)不因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要偶像崇拜或著重外相,要冷静、理智,求真、求实、求证。)

记:是否需要具备善缘才能遇见善知识?
奥:当然,我们是可以通过结善缘,如布施、供养、持戒,来发愿能在今生遇到理想的善知识。这也是其中一个方法。

身心合一  专注当下
记:可否请法师谈谈出家生活所经历的快乐时光,或令人烦心的事?
奥:刚回来马来西亚成立禅修中心时,的确需要为行政、人事方面、维修、办弘法会、照顾出家人、做辅导工作而耗尽心思。而现在我已半退休,并且也将中心的职务传交给了助理负责。
现在的我终於有时间做自己研修的工作,还有举办禅修营、制作禅修录影,日子过得很平静。

记:法师可有计划到世界各国去观察?
奥:没有。我更喜欢独处。接下来也会推广禅修活动、佛法讲座,偶而会办一些短途旅行。

记:请法师谈谈禅修对我们的重要性?
奥:近年来禅修活动在全世界兴起一股学习的热潮,尤其在英国,禅修已渐渐成为政客训练觉知的一种重要工具。因为人们已体验到禅修为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益处。
而佛陀所教的四念处禅修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悟,这和一般只训练觉知的禅修是有些不同的。虽然非佛教的禅修最终不能使痛苦止息,但它对减少忧虑是有帮助的。而且可以训练不同宗教人士提升觉知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尽管目前发展国家的死亡率已随著医药的进步明显下降,但他们多数人却面对精神上压力而出现忧郁症、精神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的问题,导致他们转而寻求心理医生或在通过禅修疗愈。

记:请法师再补充禅修这个课题?
奥:禅修最重要是在调伏我们这颗心猿意马的心,它不是闭眼盘腿打坐才叫修行。我们做好做坏都是来自心的造作。所以通过禅修的训练,可在任何时候都可守护我们的心,而不随著外境起舞。
譬如我们身体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对现象界的一切时,眼可见,耳可听,鼻可嗅,舌可尝,身可触。五根只能在当下可起作用。但心理(意识)的活动却不同,即使没见到和听到,却会想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事,胡思乱想一直想个不停。
禅修最重要是在调伏我们这颗心猿意马的心,它不是闭眼盘腿打坐才叫修行。
必须要记得的是,你的心只能想当下眼前发生的一件事或物,如果你去想过去、现在和未来,复杂的心最终将导致你不能入睡。结果受苦的是自己。假如发生这样的事,你最好转移目标,将心专注在你的动作上,譬如感受你身体碰触到床、枕头,感受冷气的吹送,最後它们会帮助你入眠。
“我们从来没有好好活在当下”这个坏习气已经存在了很久,现在是该重新调整你的心的时候了。不管你做什么,试著专注在当下。如你现在听著我讲话,你要觉知你的身体是坐在地上,你也感受到你的手和脚碰触地上。
如果你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当你心飞走时,你马上会警觉到它,这时你就能决定你是要把心拉回来,还是让它继续去想东想西。若你感觉到胡思乱想对你身心没带来任何益处,那就停止想它吧,回来活在当下。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解决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心想的东西太多了。所以通过日常的禅修,可帮助我们把动荡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身心合一,专注当下。

检验自己  善待众生
记:既然我们无法记得过去世,为何要忧虑未来?
奥:重点不在一个人是否记得过去世,而是在当下,做你应该做的,这就在决定你的未来。佛教说因果,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重要是当下要改善你生命的品质。如果你懂得多一点宽恕人家、多为别人的立场著想、多一点包容和忍耐,这将让你感到快乐,而这快乐的能量也能传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反的,若一个人容易起嗔心、坏脾气、贪欲重,他不只自己遭受痛苦、不安,甚至也让身边的人受到伤害。

记:如何净化心灵?
奥:首先要找出造成你对人事物产生烦恼的原因。不然你还是会对这些染著感觉良好,而不想去改变它。

记:为何许多人很难忘记及放下过去的不愉快?
奥:因为他们看不到本身对这些事情的执著。人总是有一套自我认定的框框,若那人所做的是符合己意的就感到欢喜,否则便起瞋。事际上这只是你执著自己本身所要的标准,这跟那个人是没有关系的,而且那个人所做的也未必是错的。因为这个执著常让你生气,不然便起贪爱,烦恼周而复始。
其实很多烦恼是人想出来的。有时候那个人并不是因为你而感到不快,但你却以为是这样,常常自寻烦恼。解决方法是你可以直接去问清楚那个人,不然就放下你那没有益处的想法吧。
记得我在大学时就很热衷於佛教,我就经常试验自己。每次烦恼出现时,我就问自己:为何会痛苦?答案後来告诉我:因为这个人、这件事没有符合我所期待的;这个东西不是我想要的、我不喜欢他这样做……一次又一次的检验自己後,最终因缘成熟我就出家了。
你看这个世间这么多你要执著的东西,当然你就受苦咯。不要去看外在,回来看你的执著,而且你要知道,这个执著也不是你属於你的。佛说我们的心原本清净明洁,现在有烦恼是因为无明而受到了染污。真理、实相是没有“我”、“我的”、“你”……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缘灭,是空。

记:法师对媒体、杂志在传播资讯方面有些什么建议?
奥:可以谈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轰动课题,如宗教受到破坏、一些国家领袖欺骗人民的行径等。这些都是因为人心受到贪嗔痴妄想所涂毒。佛说是可怜悯者,因为人的良知被无明淹没了,而不知他在做什么。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上述的毛病,只是多和少吧了。所以佛陀说,还是要对犯错的人慈悲,尝试去帮助他们。

记:何谓怜悯和慈悲?
奥:怜悯就是同情这些人饱受欲望之苦,因为无明而使他们无法净化心灵;慈悲是不管这些人是否有受苦都要对他们慈悲,都愿他们安祥、快乐。而慈悲和同情都须要有智慧做为前导。
出家人也会去监狱教导那些死囚禅修,有时会度化到他们。最终他们明白必须为他们做的付出代价。所以他们会坦然及平静的面对死刑。
还有一个学佛人应该要做的就是:随喜别人的成功和快乐,而非去嫉妒人家。
学佛就是要把生命的重点放在净化、提升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的智慧,慈悲善待一切众生。
当 下 觉 知
 “我们从来没有好好活在当下”这个坏习气已经存在了很久,现在是该重新调整你的心的时候了。不管你做什么,试著专注在当下。如你现在听著我讲话,你要觉知你的身体是坐在地上,你也感受到你的手和脚碰触地上。
奥智达长老尊者
Bhaddanta Aggacita Mahathera简介——


奥智达长老尊者(62岁),於24岁在槟城出家,并於1979年在缅甸仰光马哈希禅修中心受大戒。他曾经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其中包括U Paditarama,U Tissara及 U Acinna尊者。
法师除了学禅修外,也曾在1983年至1984年在泰国Lampang 的Wat Tamoah跟随U Dhammananda学习和翻译高级的巴利文。之後,他继续在缅甸学习及研修巴利三藏,直到1994年才回来马来西亚。
於2000年他在霹雳州太平山区成立一所上座部僧伽培训中心。他所熟悉的语文为英语、马来语、福建话、缅甸语、泰语及巴利文。他的著作有:《礼敬逝者》、《应付一把叶子》、《何去何从》、《法的疗愈》、《就在今生》及《守持五戒的重要》等等。
取自《慈悲》第91期
欢迎订阅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