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 近 善 知 识 】
措尼仁波切:
柔和但坚韧的力量
·
措尼仁波切积极推动教育,为此,他为尼泊尔确巴(Chobhar)佛学院的尼众规划一套九年的完整课程,待全部学程修毕,她们不仅能掌握完整的佛学课题,也有能力成为佛法老师教导学生。
“我希望未来能出现一个迷你的女版达赖喇嘛。”措尼仁波切藏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兴地笑了起来。
“身为一名喇嘛,一脚踏在西藏、尼泊尔传统土地上,另一脚则紧紧根植在现代世界中,我自觉像是一座搭在古老价值和当代现实间的桥梁。”这是措尼仁波切在2014年给法友的一封公开信中的一段话。
措尼仁波切承袭第一世和第二世措尼仁波切对女性修行者的慈悲愿力,致力于教导及护持尼众的修持。他洞悉尼众是西藏数世纪以来一直保存的智慧传承的一部分,因此沿袭了第一世措尼仁波切的志业,创立了闭关中心和寺院,让藏传佛法的传承不断。
自1991年开始,措尼仁波切在全世界各地教导藏传佛法传统,并担任尼泊尔加德满都内东伟瑟琳(Ngedon Osel Ling)以及西藏给恰寺(Gechak Gompa)的住持。除了积极维护传承寺院,他也到世界各地分享佛法和给予闭关的指导。
西藏在历经了十年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后,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寺院。囊谦高山地区的尼众为了护持措尼传承,忍受着困苦于洞穴中继续修持,直至宗教政策改变后,尼众们才开始重建寺院。
尼众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心灵的发展。
为此,当部分尼众得知传承上师再度转世弘法后,从囊谦步行到尼泊尔寻找第三世措尼仁波切,这些尼众与这一世的措尼仁波切连接,这个特殊的因缘,也为尼泊尔及西藏的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及修持佛法的机会。
| 尼众的身心都得到滋养
尼泊尔的传统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仍然低微,措尼仁波切表示,这个现象也出现在僧团里,但吊诡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包括尼众本身,很多时候,绝少会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尽管如此,他坦言,一旦女性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尼泊尔的男性依然会给予尊重,不会抹杀她们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女性有一股柔和但坚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带来更和平的世界,正是现今烦嚣社会所需的。”措尼仁波切缓缓地道出了女性强韧的力量。
在改善尼泊尔女性地位的进程中,仁波切认为提供教育以及提升尼众自信心是有效及稳妥的做法。在仁波切的寺庙,尼众除了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营养饮食、健康防疫等照顾,还有同学作伴,一起学习玩耍。尼众的身心都得到滋养,短时间内就能见到尼众的成长变化。
措尼仁波切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仁波切的学校授予正规的中小学课程,尼众如果中途离开寺庙,以后仍然可以在民办或政府学校继续学业,使得她们即使不再继续当出家众,在社会中仍然能够一展所长。这跟其他寺庙提供的教育很不一样。在大部分寺庙,因为没有提供太多的通识教育,当僧尼离开寺庙之后,并不能衔接正规教育继续升学。
然而,父母守旧的思想是改善女性地位的其中一个绊脚石。措尼仁波切坦言,很多父母都认为女孩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一来是因为无法负荷教育费,二来是因为当女孩拥有识字的能力后,他们就会将女儿召唤回家,担起一家的生计。
措尼仁波切惋惜地表示,学生选择退学回家帮助父母并非坏事,但是对于有学习天赋的学生,辍学的决定是让他深深觉得可惜的。
另一方面,在西藏,尽管女性的地位相比尼泊尔来得高一些,但是资金的不足却成为了推广教育的挑战。因为尼众的教育费主要是由父母承担,部分由捐款所得支撑,一旦父母搬离乡区到城镇居住,就会停止资助尼众上学,学校的运行仅靠微薄的捐款是不足的。
措尼仁波切积极推动教育,为此,他为尼泊尔确巴(Chobhar)佛学院的尼众规划一套九年的完整课程。
| 让心灵教育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口
身为藏传转世的上师,措尼仁波切选择深入世俗的生活,结婚、成为丈夫、父亲,并以佛法的智慧,在生活中进行修持。他坦言,兼任喇嘛与父亲的身份,让他理解孩子的情绪,并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走入社区感受最真实的生活,就好像佛陀在生活中修行一样,生活就是佛法的体现。而措尼仁波切的抉择,他直言是更契合自己办教育的理念。仁波切坚持着这份信念,为当地社区孩子的教育融入佛法的智慧。
现今不少父母、老师乃至校方,往往在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忽略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以致他们容易产生烦躁、忧虑及不安的症状的情绪问题。
措尼仁波切分享,现今的教育过分重视头脑,偏重基础与专业知识,但是在培养心灵的情感上,是现代教育缺失的一角。为此,他强调佛法实践于生活中,将佛教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措尼仁波切将尼泊尔欧色林寺以西藏给恰寺的传统佛学院课程为基础,规划佛教哲学结合现代教育的办学模式,为尼泊尔的尼众提供完整的中小学及佛学院教育和实修的训练。
整个教育体系循序渐进,中小学教育让尼众掌握基础的通识教育,如尼泊尔文、英文及数理的课程,并同时培养她们如慈悲心和菩提心等佛教核心价值,再衔接佛学院及禅修训练,为欠缺学习机会的女性提供教育,同时将佛法的智慧之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现代教育的学习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是一旦拿捏得不好,很容易掉入偏离佛学的陷阱。措尼仁波切坦言,他耗费了不少心神设计这套将佛学传统结合现代教育的办学模式,令两种训练相辅相成。
现代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而,只有批判力也会让人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相信,形成内心的空虚,因此现代教育辅以佛教的思想精髓,能让学生在头脑与心灵两方面得到均衡的训练。
措尼仁波切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必须更重视心的教育,不只是注重知识、头脑发展。」现代教育模式往往忽略心的训练和应对心的不同状态的技巧。因此小朋友对自己的情绪、感觉不了解。
小朋友认识到「伤心」这个东西是什么,可是感觉悲伤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小朋友并不知道。在仁波切的学校,当学生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老师会暂停授课,让同学以正念观照情绪,觉知自己的感受。可能就是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找回自己的平静。
措尼仁波切进一步解析,现代教育犹如教导我们如何在轮回中快乐,而佛学教育,则是学习从烦恼业障碍的束缚中解脱;佛教中所提倡的思想与修行,其实是可以跨越信仰与种族的,如慈悲,乃是普世价值。
措尼仁波切积极推动教育,为此,他为尼泊尔确巴(Chobhar)佛学院的尼众规划一套九年的完整课程,待全部学程修毕,她们不仅能掌握完整的佛学课题,也有能力成为佛法老师教导学生。
“我希望未来能出现一个迷你的女版达赖喇嘛。”措尼仁波切藏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兴地笑了起来。
他传承护法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佛教结合现代知识的教育模式,让尼众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心灵的发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