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 近 善 知 识 】

咏给明就仁波切 :

苦难中了悟100分完美

·

100分的幸福完美的人生,就从觉知生活挑战开始,仁波切勉励大家勇于面对生活里的苦难,「相信自己拥有独特的潜能与力量,全力以赴去克服困难,你将发现自己能达成的,比预期中超出许多。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则保持『放下但不放弃』的态度,持续从问题中开启智慧,你将发现自己越来越富足与快乐!」

·
采访|江子、郑振荣·
撰文王欣怡·摄影廖德来
·

追求100分的幸福;美满的人生,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我们都期望自己能做得最好,凡是对自己要求一百分,可是人生无常,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愿以偿。在面对问题及挑战时,我们很容易掉入不快乐的情绪里,即使最终可能问题解决了,内心的满足始终好像缺了一角,无法真正感到快乐。

快乐是从内在经验所感到的喜悦及满足感,而不是从外在经验所得来的。如果我们从外在经验中得到快乐,那样的快乐并不会持久;就好比你喝了咖啡感到很愉快,可是过了一阵子你便会发现愉快的感觉消失了;又或者你一夜之间成名了,你或许会感到很荣耀,可是一段日子后你又会回到一般的感觉,有时甚至更糟的感觉。

把背包放下

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咏给明就仁波切说,比起世界大战的年代,目前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人类史上暴力最少的年代,可是调查显示现代人的快乐指数却是最低的。这源于我们有一棵疯猴子心,会紧紧捉住缺点,即使我们有九项优点、一个缺点,我们却完全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执着于那一个缺点并责难自己为何会做不好。

 仁波切表示,恐慌是他最好的朋友和老师。接纳并与之同在,问题便自然有出路。

仁波切小的时候,其父亲告诉他,如果你想要去到一个地方,在半途却被一幅很高的墙壁挡住了,一般人大多数就会放弃折返,可是你若把背包放下,你就可以有更多的体力及内在的力量翻越那道高墙。翻越之后,你会非常惊讶自己竟然做到了!我们应该从容面对问题,并视问题为老师,从中学习运用我们的智慧,发挥我们各种能力与技巧来突破困境。这些智慧与能力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心性里,我们只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唤醒它们吧了!

|调整内在心态

出身于喜马来雅山区的小村落,仁波切幼时便患有恐慌症,看到陌生人、电闪雷鸣、都可能会喉咙紧绷、头昏目眩。于是,仁波切自小便向其父亲祖古乌金仁波切习禅,通过禅修克服了如影随行的恐慌症。一开始我们有恐慌,当我们拼命想要摆脱恐慌,就会有恐慌的恐慌。因此我们要接纳恐慌,当恐慌来临时,去感觉身体的反应,如心跳加速、喉咙紧绷等。有时去留意身体的反应会让我们更为焦虑,这时我们可以转移焦点去感觉没有紧绷的身体部位,如手臂。就这样慢慢的,把心带入身体,让身心逐渐合一。当恐慌再来,我们就重复练习,久而久之内在就能有力量去面对;当我们可以去面对时,恐慌的力量就会削减。但若抗拒,恐慌的力量就会更强大!

 他开玩笑说,并非每一个人都必须像他那样去云游才能开自性。

仁波切表示,恐慌是他最好的朋友和老师。接纳并与之同在,问题便自然有出路--这是仁波切以禅修克服恐慌症的过程中所体悟到的。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状况,但是我们可以调整内在的心态,以问题作为禅修的支持与助缘来开展内心面对的力量。

仁波切记得小时候,其祖父在屋子的后院种植了很多花树,这些花树都长得很茂盛。有一天,一场暴风雨把这些花树都吹得连根拔起了,祖父却不当一回事的说:这就是无常阿!可是被摧毁的树干还可作为下一棵花树的肥料。仁波切从祖父身上学习到,看似没用或已失去价值的东西,用在其它方面还是能有所发挥的。

仁波切勉励大家面对问题时,要尽其所能去解决问题,但同时要放下结果。因为世事无常,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所能掌控。我们就不断以不完美或缺憾中作为禅修的助缘,以此来开拓内心安稳的能力去面对问题。每个人本性皆具足圆满,只是被疯猴子心所遮蔽而看不见。就因为我们看不见、不相信,所以我们会一直被烦恼及问题所困。

 仁波切自小便向其父亲祖古乌金仁波切习禅,通过禅修克服了如影随行的恐慌症。

|觉知生活开启自性

咏给明就仁波切自幼因恐慌症而习禅,童年时期就进行了多年的严谨闭关,到了17岁时,便受邀担任寺院三年闭关的指导老师;20岁时,大司徒仁波切指派他担任智慧林的執行住持。后来,除了肩负对智慧林的责任外,明就仁波切也担任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德噶伟瑟林寺」,以及位于印度菩提迦耶的「德噶日津卡确达给林寺」的住持,并定期前往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各地教学,在这些地区带领数量愈来愈多的德噶禅修中心和禅修团体。

这些年来,由于住持老师的身份,仁波切无论去到哪里都被招待及安置得很舒服,不曾为生活而烦恼。为了突破长期被滋养壮大的自我,仁波切于2011 年,毅然选择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在印度菩提伽耶的德噶寺,孤身向喜马拉雅山的深处出发,仿效古时的禅修大师,在山河之间游方修行,居无定所,身无分文,没有具体行程。

 孤身向喜马拉雅山的深处出发,仿效古时的禅修大师,在山河之间游方修行,居无定所,身无分文,没有具体行程。

仁波切坦言,出走的第一个月的日子最艰难,不但要乞食,还要留宿街头,这对于一直过着幸福生活的仁波切而言,无比是严峻的考验。有一次他吃了剩食,上吐下泻了三天三夜,身体虚脱到瘫痪,以为自己快死了。本想打电话求救的他,最终决定什么都不做,就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而就在他决定那样做时,心里便不害怕了!

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回首那段连火车票都不会买、起火煲水都不会的日子,仁波切露出幸福的微笑说道。在四年半之云游禅修中,仁波切以各种苦难为禅修的助缘,一步一步学习开启内在的智慧见明性,整个人更显得睿智与自在。他开玩笑说,并非每一个人都必须像他那样去云游才能开自性,基本上我们18岁之后的人生就如同云游般,我们前途茫茫却依然必须工作赚钱养家,因此生活就是开启自性的最佳契机。

仁波切勉励大家面对问题时,

要尽其所能去解决问题,

但同时要放下结果。

因为世事无常,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所能掌控。

我们就不断以不完美或

缺憾中作为禅修的助缘,

以此来开拓内心安稳的能力去面对问题。

100分的幸福美满的人生就从觉知生活挑战开始,仁波切勉励大家勇于面对生活里的苦难,相信自己拥有独特的潜能与力量,全力以赴去克服困难,你将发现自己能达成的,比预期中超出许多。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则保持放下但不放弃的态度,持续从问题中开启智慧,你将发现自己越来越富足与快乐!

欢迎点击 ⬇️
慈悲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杂志(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Whatsapp询问 www.wasap.my/60166671962/
取自《慈悲》第100期
欢 迎 订 阅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