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 近 善 知 识 

·

永觉比丘——

无私愿力不可思议

· 

任何人发愿,

就要践履誓愿,

不然的话,

心愿必然会落空,

无法实现。

·
本刊郑重专访
照片永觉比丘提供

永觉比丘难得从泰国回来马来西亚,在接受《慈悲》采访时,他讲述了一些亲身经历与体验,这些真实的故事,生动真切,带出鲜明的教育意义,有如醍醐灌顶,值得省思。

永觉比丘早年毕业于吉隆坡艺术学院,过后在新娘屋(即今天的婚纱店)担任专业摄影师,为双双对对的爱侣拍摄结婚纪念照。摄影是他的专长,是他的专业,更是他的最爱。他接受摄影专业的课程,经历摄影工作的磨练,从中培养出非常敏锐的视觉能力,善于捕捉一瞬间美妙的画面,摄取珍贵的镜头。

永觉比丘:愿力不可思议。我们发愿,首先必须是善愿,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个人有所求,满足自己的贪嗔痴。(摄影:普普)

奖金捐给寺庙佛团

他在鹤鸣寺学佛,参加过马佛青的组织,佛教六度波罗蜜鼓励善信布施,他在就业以后,不时捐款给寺庙和佛教团体。那段时期,他常常参与摄影比赛,他曾经发愿,参加比赛夺奖,他会把奖金捐给寺庙,或佛教团体。根据他的统计,他前后拿下的摄影比赛奖项,不少过40项,其中由绿野集团于1990年主办的首届亚洲摄影比赛,奖金最丰厚,冠军奖金高达一万令吉。他成功的摘下这个大奖,实现誓愿,把奖金全数捐给了当时正在筹募建筑基金的鹤鸣寺,奖杯、奖状则留下自己保存。

参加摄影比赛,他成为常胜军;夺奖,对他来讲,好比囊中取物,轻而易举,更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时,一个摄影比赛,他甚至囊括多个优胜奖,满载而归。

给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摄影比赛,成绩揭晓,出乎意料之外的,他的参赛作品竟然全军覆没,名落孙山。

这个事实,带给他不小的冲击,内心充满疑惑,于是他想要寻找答案。他开车到摄影比赛优胜作品展示现场去,看看得奖作品,艺术造诣和水准,到底有多高深。当他一一观赏了所有的得奖作品之后,发觉这些作品的艺术造诣,并不比自己的作品出色,他在内心里责怪评判员不具水准,缺乏鉴赏能力。

他在驾车回家的路上,内心愤愤不平。突然间,他灵光一闪,想起上一回摄影比赛,他得到一笔一千五百令吉的奖金,因为工作、生活比较忙碌,忘了将它捐献出去。他没有实现承诺,这才是他这次参加比赛落选的原因。从这次的亲身体验,他有了顿悟,任何人发愿,就要践履誓愿,不然的话,心愿必然会落空,无法实现。当他将那笔奖金捐献出去之后,他参加摄影比赛,继续得奖。

永觉比丘成立了一个基金从事领养孤儿和教育的福利工作。

永觉比丘又讲述了另外的故事:

他到阿姜查开设专门训练外国弟子的国际丛林受戒,修学期满,他获准出外参学,他与几位同修道友选择到泰北美宏颂山地去修行,住在山洞里。邻近的居民,是边境山地的少数民族和缅甸难民,他们都非常贫困,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那么恭敬的供养出家的僧人。

有一天清晨,他和多位同修出外化缘,来到一个边境山地的集落,居民寥寥无几,一位母亲走出他们破漏的住屋(屋顶已经穿洞,可以望见青天白云),她手上捧着一个破旧的食盘,盘里盛着白饭,她身边的孩子,满脸污垢,衣不蔽体,紧牵他母亲的衣裙,从山坡上一步一步向他们走近,给他们几位出家僧人供养食物,母亲身边的孩子并不理睬他们这几位僧人,眼神却直望着母亲盘里的白饭,这情景触动了永觉比丘敏锐的视觉,他深刻的体会到孩子正在挨受饥饿!

“法山基金会”给了孤儿一个温暖的家。
发愿帮助贫困村民
母亲盘里的白饭不多,她分给几位出家人,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勺。永觉比丘和其他的比丘回到山洞里用餐,他想到那位母亲慷慨、无私的供养,她的孩子对盘中白饭的期待,令他对着钵里的白饭,不敢取食,但是饥肠辘辘,又非得有食物果腹不可,于是他想到了安抚自己的方法,在进食之前,先发愿,祝愿供养他和他的同修的山地居民,会得到很好的果报。发过这个愿之后,永觉比丘还是内心惭愧,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出家人,不能造福众生,却要一贫如洗的村民来供养,觉得自己也应该帮助贫困的村民,于是他又发了另一个愿,有一天,当自己有了钱财,他一定要帮助这些善良的村民。过后,他回头想一想,自己发的第二个愿,非常空洞。他是一个出家人,哪来金钱去帮助贫困的村民呢?根据戒律,他也不能要求一般的信众捐献金钱,他只能向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像父母、兄弟姐妹、侄儿提出捐助金钱。当时,他的几位哥哥,各已成家,经济能力有限,只能照顾一家大小的温饱,不能奢望他们捐出大笔的金钱,至于他的妹妹,刚刚大学毕业,找到第一份职业,薪水只有区区七百令吉,只够养活自己,没有可能要她捐助一笔金钱。可是,预料不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有一天,他妹妹寄来一万令吉马币,作为捐献给他的缘金,信上也说明她捐献这笔 缘金的来龙去脉。原来他的妹妹已经改行,从事产业买卖,她做成了第一单生意,她从赚到的盈利依照基督教徒捐献的方式,取出十个巴仙捐给他,作为供养的缘金,她还发愿以后赚到的盈利,会继续捐献十个巴仙作为护法用途。他当时曾提醒妹妹,不要随意发愿,发了愿,就要实现誓愿。他的妹妹,的确实现所许的誓愿,从赚到的盈利中不断的拨出捐款,与此同时,她个人的事业也不断发展,现在她已经自立门户,开设自己的产业公司,每年的捐款不少于五、六十万令吉。

再说到他自己,他收到妹妹的第一笔捐款,他就想起自己发过的誓愿,当自己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回报山地那些贫困的村民。他买了不少用品,来到山地,准备分发给村民,他来到当年托钵化缘的地方,眼前的景象迥异,那所屋顶穿洞的住屋已经换成了一间新建的锌板屋,令他非常惊讶,更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从屋子里走出来的,依然是当年给他布施的妇女。他许下的祝愿,希望穷困的村民会得到很好的福报,看来是实现了。
成立“法山基金会”
永觉比丘因为不断收到妹妹的捐款,所以他也不时的给山地村民分发援助品,过后他检讨自己的作法,认为给村民分发物品,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向外人伸手的习惯,他意识到帮助村民提升和改进生活素质,最根本的方式,是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这对他们的将来,才是最有帮助的途径。

机缘巧合,他遇到了一对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如今退休的夫妇,他们在泰北美宏颂山区收养一些被遗弃的孤儿,教育他们,并照顾他们的生活,于是永觉比丘与他们同意成立一个基金从事领养孤儿和教育的福利工作。永觉比丘责无旁贷承担起重任,成为“法山基金会”的发起人,基金会为少数民族和难民的孤儿设立佛化孤儿院,给这些孤儿一个温暖的家,也护送这些孤儿到学校上课求学。

永觉比丘说到这里,总结他的故事:愿力不可思议。我们发愿,首先必须是善愿,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个人有所求,满足自己的贪嗔痴。好的愿望,有愿必成,一旦愿望实现了,必须行愿,行与愿必须合一,只有发愿而无行愿,永远不能达到目的。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