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内疚


当这位母亲能够意识到内疚产生的动机是想要对女儿展现慈爱而不是生气时,

她的内心从嗔的漩涡里解脱,

不再受其困扰。


在上周的其中一堂线上课程里,有个环节是请学员们对于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表达对自己的欣赏。有位母亲说,她找不到值得欣赏自己的部分。我请她描述事情的发生,她便娓娓道来事情发生在前一天的晚上,正当她要带着小女儿上楼睡觉时,大女儿却突然跑过来向她要求用上网做功课。她当下很生气,斥责女儿为何白天不做,偏要等到这么晚了才做功课,然后喝令女儿早点睡觉明天才做。说完,她便带着小女儿上楼睡觉。

小女儿入睡后,这位母亲回想刚才对大女儿生气的态度,内心突然感到内疚,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骂女儿,而是应该好好与女儿沟通。她说她时常都会这样,对大女儿常发脾气,而之后却又感到内疚,愧对大女儿。

我对这位母亲说,你会内疚,就很值得欣赏了。这位母亲顿了一下,有点摸不着头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接着说:你会内疚,表示其实你也不想如此生气的对待孩子,因为你爱孩子,你希望自己能好好对待孩子,不是吗?

这位母亲听了之后点点头,原本愁苦的面容逐渐放松下来,双眼乏着泪光说道:是的,我从没想过自己的内疚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也从未想过可以欣赏自己内疚的感觉,很感谢你让我看到这一点。

我想我们每一位都有过内疚的感受,那是令人内心不舒服的感觉,容易令人掉入自我批判或自责。以这位母亲为例,循环重复的内疚感会无形中让她认为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或我是个脾气很坏的人。这些对自己的评价,久而久之会形成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并影响着我们的自信心,降低我们的生命能量。

上个月我参加由咏给明就仁波切带领的开心禅二阶,仁波切的开示里提及,一切情绪的本质是慈悲和觉知,但是当我们没有认识出本质时,我们的心向外,所以展现出来的是贪、嗔、痴、执着。当我们认出慈爱悲心一直与我们同在时,最后所有的感受都能转化。

以上那位母亲一直向女儿所展现的是嗔,那是因为她的内心没有认出自己慈爱悲心的本质,而继续困于嗔里。其实,我们如何对待他人的态度即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换言之,这位母亲对女儿的生气,很大程度是因为她内在有某个生气自己的部分,但潜意识里为了保护自己,她便不知觉将对自己的生气投射到女儿的行为上。

奇妙的是,在生气之后,这位母亲与一般生气的人一样,会有内疚的感受。这内疚的感受便是我们的慈爱悲心。当这位母亲能够意识到内疚产生的动机是想要对女儿展现慈爱而不是生气时,她的内心从嗔的漩涡里解脱,不再受其困扰。这时,这位母亲的内心才有空间自省和反思并原谅自己的过错,从中学习调整自己,改善与女儿沟通的方式。

仁波切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常持慈悲喜舍的修持,对所爱的人,我们学习开展更深层的慈悲;面对令我们生气不满的人或事,我们要试着带着慈悲心去了解对方、原谅对方;也带着慈悲心反观诸己,检讨自己是否有挑起对方生气的部分,并学习原谅自己、调整自己。这样一来,如果我们运用觉知、慈悲、智慧去从事有意义的事或成为善行,那么内心深处,我们便会感到快乐,因为我们是真正做自己,活出我们慈爱悲心的本质。


—摘自《慈悲》110期



\ 文 \ 王 欣 怡

曾任杂志编辑记者,后来研修心理治疗,目前从事辅导工作。

喜爱在文字和与人的接触中,发现自己及生命的奥妙。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