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还真似一边走一边在温习佛学知识。也像一路上山,一路都是虔诚的指引。然后就是参道尽头了,眼前一亮,一座高大恍如齐峰的大日如来,就坐在我眼前。整片山谷,就因为这座大日如来雕像的庄严,透露出一脉贯彻天地的灵气,久久站在那里,久久注视,千言万语都无须再提,在如来面前,只能放开一切想法,唯有肃敬而已。
· · ·
青龙寺山门四周尽是积雪,但就算没雪,这山门四处也挺简朴。
卅年前到日本青森,是为了那座城堡如画,樱树如梦,檐飞如鹤、朱桥冶艳的弘前城。而那时真的年轻。如今时隔另个卅年,再访青森,却是想探访远在郊外青龙寺的大日如来。
出到了郊外,景色更为纯粹:像水墨画里淡开的天地,老树枝桠是苍劲的炭黑笔触,但我感觉天色还是亮的。
到了青龙山下最后一站,车里其实就剩下我与孩子两人。车长说下趟回程车大约要一小时。我谢过他。但一小时又怎够探访大日如来呢。
四周清净得就像一卷刚打开的宣纸
青龙寺山门四周尽是积雪,但就算没雪,这山门四处也挺简朴。两旁只是寂静的竹林和一座刻上‘大本山青龙寺’的石碑,其后方有道小桥攀过小溪,这就算抵达寺院了。
感觉是极明亮的。眼下四周清净得就如一卷刚打开的宣纸。
感觉是极明亮的。眼下四周清净得就如一卷刚打开的宣纸。步过小桥,我就望到金堂了。金堂为青龙寺主要建筑之一。全座是木构建筑,建材就采用青森当地的丝柏树。金堂意义其实是在于光明而非指建筑质材。
这座木构建筑,最教人惊叹处有二;一是它那个托起整座建筑的地基,不仅手艺精美绝伦,竟然围绕了整座木构建筑的底部,而且完全是经典的唐式梁檐镶嵌。其二,就是这座金堂的正面屋顶了。它鸽灰色整齐又精致的叠瓦,恢弘宽大,出檐深远,且屋顶的坡度平缓而下,真是大器雄陈,教人抬头望见了,心情就已舒展开缓。
闻说这里山樱花在春天都会满山遍野地开,而农民稻田在秋天的大本山下,就如一排排风涌不停的黄金色屏障,这时隆冬什么都看不见,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四周单纯的雪景
这座金堂竟也非常调和。一切是如此澄明无声,沉稳不动,连走在厚厚雪地上,也能一直专注听到雪的清脆声音。
金堂在1992年落成,是寺院活动的核心。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金堂之内供奉着大日如来、药师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不动明王、爱染明王、虚空藏菩萨、毗沙门天,而这里所收藏的真言八祖绘图、两界刺绣大曼荼罗、阿弥陀圣众来迎图,就是珍贵的寺宝。
雪中五重塔,亮丽如天地珍宝
五重塔就在金堂右侧。走到那里时,天色就无意中转晴了。这座禅宗式样的五重塔,一层层梁檐交错,立在蔚蓝晴空背景上,白雪从地上反映而上,特显玲珑浮凸,犹如天地间一件难得珍宝。
五重塔质材仍为青森县的丝柏木。它外形优雅潇洒,却不加颜色,保留着丝柏木的天然润泽。当白雪纷纷落在向上翘起的檐口上,整座塔就像挂满了珍珠采饰。
当白雪纷纷落在向上翘起的檐口上,整座塔就像挂满了珍珠采饰。
京都有东寺,奈良有兴福寺,香川有善通寺,它们都有古老的五重塔。而这里的五重塔,是承继隆弘大师的遗志而建,竣工于1996年,算是塔中新秀。它高度39.35米,虽排第四,却也是京都以北地区最高的木构五重塔建筑。塔内供奉的是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及南无八大高祖。
五重塔的旁边,就是一道徒步上山的参道。走进去,除了悄悄林立的松柏外,其它路边的树,叶子都早已落尽了,它们枝桠呈出冷冻的黑褐色,却犹如豪放挥洒的炭笔笔触,带我走进一幅单色素描风景里。
一路上山都是虔诚的指引
登山的参道,并不寂寞。因为松林依然青翠,因为晨光依然穿梭如织。我脱下鸭舌帽,晨光照在山路上,照在我身上,也照在参道两旁的佛像身上。
听到融雪的水声潺潺了,那是安置在山溪旁一个属于水子供养风车的角落。但冬天里许愿风车不多,倒是那淙淙急急的水,依然不懈地活着。
参道两旁,还会经过用来招待客卿僧侣的青森别院。这座建筑外面,红彤彤的朱色栏杆,在雪白景色里显得特别友善暖心。还有落成于2000年的书院,时常举行抄经会、佛学精进会以及研究精进料理,这建筑极雅致,玄色栋梁,白色墙壁,是青龙寺善信们定时聚会及学习的所在。
另外一处美景,称做忘归庭。这里是一处心灵园林,整个院子就有如枯山水那般,一大片白色砂砾陪伴着数块保持沉默的岩石。仿佛连宁静也已经凝固了,难怪也就不想归去。除此之外,在参道一路上也遇见水挂地藏菩萨、延命地藏菩萨、观音大士、马头观音、童观音、一愿观音以及容貌有点凶的除厄不动尊。
还真似一边走一边在温习佛学知识。也像一路上山,一路都是虔诚的指引。
然后就是参道尽头了,眼前一亮,一座高大恍如齐峰的大日如来,就坐在我眼前。
1951年出生,新加坡作家,早年于英国进修美术设计,自80年代初期背包环球旅行后开始专业写作,着有小说、散文、游记等23册。其游记《背包走天涯》全套5集系列曾启动80年代本地年轻人背包闯荡世界的风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