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姜 查 · 须 跋 多 传 之 |10|
《莲花中的珍宝》
- “隆波是一个思想那么自由开放的人,可是同时却又持戒那么精严。这实在是个令人迷思的矛盾。
- 我可以看到隆波的心没有极限。通常,执着戒条令你担心重重而失去自信。可是隆波却容光焕发。很明显的,他不是那种守着一大堆戒然后忧虑自己是否清净的人。他是从修行中得到自由的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 “巴蓬寺的教学法是把你放在一个环境,在这里你可以反观你的行为、异议等。你开始看到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会生起的意见、观念、成见、执着。隆波再三强调需要省思事物的本来面目。我觉得这点最受用,如果你像我那么自我中心和顽固的话,那你就真的需要开放思想。在这方面,我认为隆波的教法就清楚和直接多了。
- 隆波的教学不限制于某些特定的法门,而是包含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提供一个环境或条件,只要是正统的修行方法就能得到成果。”
4
——· 巴 蓬 寺 ·——
4 》巴 蓬 寺 的 诞 生
一天下午,隆波一行人抵达一个称为东巴蓬(Dong Pah Pong)的稠密森林边缘,那时是一九五四年三月八日。这里距离隆波的家乡——廓村大约两三公里远。这座森林就是隆波最后安顿下来的地方,是他不再行脚流浪修行后的落脚点,也是后来国际知名的禅修道场——巴蓬寺的所在地。
无论如何,那时的东巴蓬还是一个非常偏僻和茂密的森林。这群人在蝉声中竖立起伞帐。那个晚上,当隆波在那里坐禅时,他一定意识到他生命中新的一章已开启了吧!
长久以来,隆波就已意识到这片森林对他是个重要的地方。“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阿姜扫经常来住在这里,他也来这里听阿姜开示。年轻时这个记忆一直在脑子里徘徊着,我经常在想,这里的芒果树那么老了,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已经荒废很久的村落。
我父亲经常告诉我他来这里拜见修行僧,看到他们把所有的食物都放进钵里,不管是饭、菜肴还是糖什么的,全混在一起。这对他而言很新奇,他从未看过别人这样子用餐。另外他们的教导方式也和其他僧人不同,他想听弘法,可是这些修行僧没有正式的弘法,说话都是直接讲到要点。曾经来过这里修行的都是这类出家人。”
即使是成为比丘在外云水行脚,隆波还是常常记忆起这些往事。每当面向家乡时,他无法不想起这片森林。可以想见,他行脚参学完毕,自然的就会回到这里来。
有一次,披汶挽莎限县(Piboonmangsaharn)的阿姜迪(Phra Ajahn Dee)和阿姜普(Than Jaokhun Chin,Longphor Pud Thaniyo) 被邀请来这里创立寺院。他们说他们想留下来,可是却做不到。阿姜迪说这块地不属于他的;阿姜蒲则说他不能待在这里,这不是他的地方,他说:“这块地的主人很快就要到来。”
隔天早上,这批人开始勘查这片地。这里的丛林太浓密了,连找个适合的地方放他们的资具都没办法。村里跑来迎接他们的居民合力在一棵老芒果树下清理出一块暂时的空地给他们(在目前的布萨堂南部的地方)。
勘查了这块地后,隆波觉得适合在这里起寺院。于是廓村和刚村(Ban Klang)的村民协助建几间茅舍,供他们住宿。茅舍的屋顶用白茅草盖,竹干铺成地板,墙壁则用香蕉叶等铺上。池塘是以后慢慢挖的,挖出来的泥土用来铺小法堂的地面,这个法堂之后僧众用了好多年。隆波在后来对在家弟子提起巴蓬寺早期的建设时说:
“巴蓬寺创建初期相当艰难,这一带是大森林,有好多大象和老虎。因为有个池塘,所有的动物都到来喝水。刚来到时,只是一大片丛林,什么都没有,不必提道路、通道什么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很难和外面联络。那些农夫和村民也住得相当远,他们很害怕这座山的守护神,不敢靠近这个地区。
那个守护神是以前住在这里的一个猎象人死后变的,生前他有很多助手帮忙他捕捉大象,他会把捕到的象卖掉。平时他经常在这座森林巡逻,后来就干脆在这里住下来,保护这座森林,直到我的到来。
如果不是这位守护神,我想这片森林早就消失了。住在皮瓮村(Ban Pheung)和柏壳村(Ban Bok)的人来这里清理土地开农场,可是发生了某些事被迫离开。凡是来这里砍树的人都会死亡或者生病。所以,后来这里虽然长有许多豆薯和木薯,可是没有人敢来这里。在我住下建寺之后,才有些农夫开始在附近的土地种稻。”
4.1 》吉 祥 的 征 兆
他们到来的第十天,是蛇年四月的月圆日。当天有超过十个人前来听闻佛法。大约晚上七点钟,隆波开始讲演,他先警告大家不论发生什么事,都必须保持安静和镇定,不可出声。开示了一会儿,突然一道像彗星一般的光芒从东北方出现,划过天空消失在西南方。它的光芒强到好像白天。
这似乎是巴蓬寺开山的吉祥征兆!可是对眼前这件正在发生的奇迹,隆波没有特别在意,他继续开示佛法,仿佛什么也没发生。所有的在家人静静坐着不敢动,大家既惊讶又有点害怕,可是都不敢说什么。事后隆波也不再提起。这是隆波对在家众一贯使用的方式,以平常心对待奇迹,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可是,当隔天早上隆波带领村民们去标记寺院的范围时,他用彗星的光来界定寺院的范围——包括道路在内大约八十五英亩地。
这起彗星的奇迹,另外还有件相关的事,有位叫梅诺(Mae Noy)的女信徒叙述当晚在另外一边发生的故事:“刚开始建寺时,交通没有像现在那么方便。当天傍晚我们从廓村去听佛法开示。路上必须经过森林里的一条小径,有段路还要穿过高高的白茅草丛。走着走着,我们在蟒蛇泽附近迷路了。整大队人,包括皖和葡居士,在讨论着如何才能出到隆波那里。
突然间,我们看到芒果树顶亮起一道光。大概是隆波慈悲的点灯来指引我们吧。于是大伙就朝着灯光的方向穿过浓密的白茅草和蔓藤走去。可是当我们抵达时,根本就没有灯火。大家都很惊讶。”
这座新寺院的名称是隆波亲自取的。他是因为整个森林(pah)地区有片沼泽(nong),周遭长满了蓬草(pong),而起了“农巴蓬寺”这个名称。不过村民都习惯叫它作巴蓬寺。
4.2 》挨 饿 —— 修 行 的 第 一 堂 课
回报母亲的恩惠是隆波接受邀请回家乡盖寺院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回到这里不久就剃度他母亲出家为美琪。他的母亲是巴蓬寺的第一位女出家众。接着她的三个朋友也出家。一九五四年,巴蓬寺共住有九个清众,其中四个比丘、一个沙弥和四个美琪。头十年,比丘和沙弥的数目相当稳定,一直保持十五至二十人。女众的数目则每年增加两三人,到了一九六四年大约有二十个美琪。
开创期巴蓬寺这里还是属于偏僻和贫困的地区,住众生活异常清苦,食物和必需品都非常匮乏。另外当地许多居民不熟悉这种修行模式,有些对修行僧产生疑惧,还有些则根本不信任他们。在那个年代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而且当时隆波也并不出名,因此访客很少,鲜少有外面地区的人供养出家人的资具。那时没有最基本的水电等设施,没有手电筒,甚至连找根蜡烛或火柴都难。至于水方面,他们必须从附近的井汲取,然后储藏在水瓮里。唯一的下午茶是苦藤茶。
由此可见,早期巴蓬寺的清苦生活物质是相当的短绌,住众对于仅有的几样家当必须无比的珍惜,异常节俭。隆波提起寺院开创期的生活条件时说:“刚开始住在这里,我连一双橡胶拖鞋都没有。没有火柴,必须用打火石打火。晚上没办法起火或点灯,我得依靠三宝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避免踏到蛇还是什么的,不然就会被反咬。这里有很多蝰蛇。”
4.3 》衣 着 与 住 宿
谈到衣着,每个人都必须缝补自己的僧服,只有在衣着破旧得实在不能再旧——有时几乎是烂成碎片,才有机会要求制作一件新的。即使是白布也不容易获得。阿姜帝昂谈及昔日制作僧服的情况:“有好多年的时间,隆波坚持出家人自己裁剪袈裟的传统。我在他座下修行时就经常协助制作僧服。有三四年的光景,我们还用手缝比丘及沙弥的僧服。偶尔,我们会叫其他僧众帮忙。要得到一两件僧服你可能要等上好几个月。衣服裁剪和缝制好之后,就得染色。首先把波罗蜜果树的削木片煮出染料,这不像煮咖啡或泡茶那么容易。我们必须把木片煮得沸腾,煎到颜色适合作染料为止。
必需用品都尽量自己制作,包括缝制钵的套。还有茅舍,早期的茅舍大部分用泥土铺地,用其他现成的材料,像草、柴来做墙壁和天花板。往昔的修行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生活很清苦。如果像今天那么多住众,我真不知道要怎么来维持。不过,隆波总是有办法。”
健法师(Jan Indaviro, Phra-kru BanpotVarakit),巴蓬寺其中一位早年的住众补充道:“我在一九六〇年刚来到时,那里已经有一架旧缝纫机。不过,我还是有机会学习用手缝制僧服。嗣后,隆波的妹妹妲淦雅芭(Ta Kanyabat)供养另一架,生活稍微改善......”
4.4 》食 物、食 物 !
当初的日子,食物实在太匮乏。出去托钵,大多数时候他们只乞到糯米饭。久久一次,会得到像香蕉之类的当地水果。传统上,东北部人不把菜肴放进钵里,他们习惯上寺院供养菜肴。即使巴蓬寺距离他们的村落那么远,没法子去供养,他们也没有想到要改变这习惯。结果,在托钵回程途中,沙弥就得采些野菜或是可食的叶子,带回来配饭及辣椒酱吃。
巴蓬寺当时的女众首领卜玉(Boonyoo)美琪回顾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隆波如何分配食物:“比丘们取了他们那分之后,留下的就是女众的。所以如果比丘托不到食物,那么女众也没有食物。有时大部分比丘应邀去村里受供,剩下几个比丘托钵。那么当天我们就会只分到几口糯米饭,有时完全没有菜肴,只吃糯米饭。有一次,隆波获得三根香蕉,他把它们切成小片,分给所有的比丘、沙弥和美琪!”
虽然食物是那么的缺乏,但却美味可口,这对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不会明白的。健法师很风趣的谈到一则和隆波在一起时关于食物的轶事:“有一次用餐时,‘一会儿,’隆波脸上带着微笑的看着我,然后说:‘健师,不会多久,当情况改善时,食物就会更美味!’”
隆波对草创期间的饮食评论道:“在食物方面,我们不会浪费时间挑什么好吃的。诚心修行的人,像阿姜健、阿姜帝昂、阿姜西努安(Ajahn Sinuan),还有其他的人,仅仅是白饭就够了!
下午我叫他们煲开水,不要以为有什么好料!当时没有糖,没有可可粉,也没有咖啡,什么都没有,唯一的饮料是苦藤茶。记得有一次阿姜帝昂从大城府带回一包咖啡来。哗!大家分享没有加糖的黑咖啡,没有人抱怨。”
较后的日子,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巴蓬寺有信心时,食物丰富起来。对此隆波不断提醒比丘和沙弥们不可放纵口腹之欲,提醒他们节制饮食:“每天都有食物吃,即使只是白饭,也总好过什么都没有。在只有白饭吃时,我会想起偏僻地方的那些狗。它们的主人每天只给一把糯米饭。可是它们可以生活的很好啊,不但勤力,也很警觉,一旦面临危险它们就立刻吠,让主人知道。带着出外打猎,它们个子瘦,但跑得很快。
相反的,你看那些宠坏了的狗,通常都懒懒散散,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有人或什么东西靠近时,即使是要被踩到了,它们都懒得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