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书     缘    


读生读死读自己

·

两人通过读书会的阅读,

来处理亲情、生死与生命等看法。

在母亲生命即将迈向生命终点时,

作者通过阅读更了解母亲,

生死与生命的议题。 

·

 ·  

那天,在杂乱无比的书展,一眼看到这本书《最后的读书会——妈妈教我的人生智慧》,便想也不想的买下。主因是喜欢阅读的自己,对读书会一直有一种想象与渴望。 

很多年前,参与友人的哲学读书会,那是生平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所谈的内容很深听不懂,但很享受那种氛围,可惜不久后停办。然后,前几年与几位好友发起读书会,每周一次在KLCC某书店的楼上咖啡小馆,读克里斯那穆迪的书,维持两年也宣告结束。去年,参与友人的叛逆佛陀读书会,不过仅三次也结束。目前想和友人办一个净土读书会,但一直无法兑现,感觉办读书会不容易。 

但本书的读书会很特别,它不是一般的读书会。读书会只有两人——母亲与儿子(作者),地点是美国曼哈顿某私人医院门诊中心的候诊室。时间是2007年秋末开始至2009914日结束。 

作者威尔史沃比(Will Schwalbe)是美国某出版界担任副总裁与主编,亦从事数位媒体工作。2007年秋末其母亲被诊断出患上癌症末期。两个生平极爱阅读的人,开展了一段读书时光。两人通过读书会的阅读,来处理亲情、生死与生命等看法。在母亲生命即将迈向生命终点时,作者通过阅读更了解母亲,生死与生命的议题。 

两年的最后读书会,两人前后共读了约十几本书。当中有多本谈及生死灵性的书,让患癌的母亲也从中学习如何面对生死。 

作者威尔史沃比(Will Schwalbe)是某出版界担任副总裁与主编。

阅读或如作者而言,像中世纪的教堂一样,是精神避难所,但也是治疗情绪纠结的疗所。作者在与母亲分享阅读时,不时回首章年成长时光。当中也处理了不少小时无法被清理的情绪。当然,从中看出,作者父母提供了作者一样最宝贵的礼物——阅读。这不仅打开他的精神世界,也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作者母亲不仅深爱阅读,并也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悲天买方人情怀。她曾参与多国的难民营,目睹许多受苦受难,对于边缘一直有份尊重。因此当她面对死亡,生命态度比较开阔淡然,她的心愿是美国政府能在阿富汗成立一所图书馆。 

作者与母亲在阅读过程,有时也有矛盾冲突,如针对某些小说的情节或作者的书写观点持不同意见,但这并不阻碍两人的感情,了解彼此的不同,反是一份更大的宽容。 

作者与母亲所讨论的书中,有两三本是本身曾阅读过的,因此聆听他俩的看法,对我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阅读经验。 

母亲临终前,作者在母亲床边看到《每日的力量》一书,书签夹在的那页,有四个字:天国降临。如果你不想进入神的国度,就不要祷告。如果你想,就不能光靠祷告,你要做工。作者相信这是其母亲生前读的最后一段文字。 

那,我们在临终时,想读什么书?最后一段文字是什么?

我希望是《阿弥陀佛经》,最后一段文字是: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倾生极乐国…… ”

本书英文原版封面。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