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 修 的 力 量 】
·
郑振荣:
我们别无选择
我们被逼要了悟
·
“只要当我们鼓起勇气走进这间老旧破烂的房子时,而又愿意放下期望与恐惧,不在刻意反复寻求,不再虚伪假装,不再表现自我,归伏生命的真实,纵身一跃,我们终会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及生命中深不可测的海洋,学会在未知当中去发现及体证无限,这时生命才开始脉动起舞。”
专访|一如
吉隆坡天后宫后山蜿蜒青翠的山路上,我们寻觅着郑振荣的“如是祗園”,一栋五六十年前的老房子,听说那里有棵百年的菩提树;山林道间郑振荣照例于每周六黄昏在此山林老房子设禅坐共修会,只见空荡的大厅,营造随处可以打坐、观想、礼佛的地方,只要有一方蒲团、一块桌、一尊佛,就是一处可以安心静虑的小天地。
扫菩提叶扫心地
“生命是一种发现,一种相遇,我一直在找寻一处舒适宁静的地方,直到那一天走进了这被废弃,满屋疮痍,荒烟蔓草的老房子,才发现超越了美与不美,华丽与陈旧,超越了舒适安宁的一种不朽。”郑振荣选择给自己一块荒野空间,是的,荒野,他任其生长并欣赏那份野趣、沧桑与寂静。
白色老屋子右上角有一棵长在右墙边缘上的树,茂枝绿叶往上长有大约六七尺高,覆盖着屋子的这一角,大约有几十尺长的树根沿着外墙曼妙优雅往下盘生扎地,另一端透过破烂的屋顶延伸进入了屋里,没有一丝侵略破坏屋子的动意,让人想起吴哥窟的那棵树,让人感觉到一种奇特与灵性,柔刚并具的美,就这样与老房子相依并存着。
站在屋里望向窗外,仿佛看见佛陀安静的坐在屋外正前方的菩提树下,菩提树叶随着风徐徐吹动,交叠拍打奏起了美好的音声,时而慢波,时而狂舞,然后遍撒一地---这显然是郑振荣每天的“功课”,一心一意扫菩提叶,扫地,扫心地。
荒野化为禅修的力量
这样的让荒野放任,从某一个角度看来,反而很接近佛法的平等观,一一均平齐等,无高下、无浅深差别,小小一方土壤,也像诉说着芥子纳须弥的道理,可以孕育出不可胜数、不同物种的生命。这样的荒野禅堂,对于日渐与大自然疏离的城市人很有启发作用,因为只要愿意,要接触大自然,除了走入荒野,我们还可以把荒野化为禅修的力量。
郑振荣用了8个月的时间将这破烂的老房子整顿,稍微修复,还保留着楼上的破屋顶,阳光透过高昂的树直接照进屋里,为它增添了一些暖意亮点,抬头一望,有好几棵长得非常茂盛的树低垂着,像是代替破烂的瓦片覆盖着屋子。屋顶上这样的一个破洞,就像是个天井,纵使屋里湿气中散发出来的霉味,亦被绿叶花木的气息掩盖净化着,远远还可以闻到一阵阵熟透野无花果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像似蓝莓的味道。
“我们总是期望不变恒常,响往舒适安稳,渴望华丽光亮,于是我们会害怕走向这间荒烟蔓草的屋里,只因为我们害怕无常幻变,恐慌失去舒适安稳,惊恐陈旧与阴暗。“当他第一次踏入这破烂老房子,即想起他的禅修上师阿南渡登仁波切一首诗:《如是》—
天 空 自 由
海 洋 澄 净
大 树 非 凡
石 头 了 悟
我 们 如 是
谁 , 还 在 寻 找
寻 找 什 么
宇宙万物之所以美妙神圣,是因为它无从完全用头脑逻辑去领会,同样的,回归本性,随顺自心,生命才得以完全绽放。
“只要当我们鼓起勇气走进这间老旧破烂的房子时,而又愿意放下期望与恐惧,不在刻意反复寻求,不再虚伪假装,不再表现自我,归伏生命的真实,纵身一跃,我们终会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及生命中深不可测的海洋,学会在未知当中去发现及体证无限,这时生命才开始脉动起舞。”
于是他以回归大自然为禅堂,并为这里取名为“如是祗园”:“如是”即“般若”、“究竟真理”,“祗”即“只”之意,“园”更貼近大自然,更不造作,是真理(无限的爱及智慧)之显现。它是同修師兄姐弟们对阿南渡登仁波切教法的供养,也是仁波切给予马來西亞学员的加持,祈愿所有真心寻求真理的有情,能依仁波切的法教认清自已本來的面目,利益一切众生。”
郑振荣总是牢记着阿南渡登仁波切的叮咛:“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被逼要了悟,要不我们将会就此疯掉!”他亦以此叮咛,如是诠释禅修的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