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枋难忘短期出家的日子。
  编 按 : 
1992年的杨枋说:心在镜头想出家;
2020年的永觉长老说:5%真正出家人;
当年咽下最后一块鸡腿的杨枋;
已是“法山基金儿童院“的发起人,
我们称他为:永觉长老;
传承的起点,从植下第一颗愿力的种子开始。
且从心看《慈悲》杂志创刊号,
封面的照片一位僧人的摆渡图,
就是取自当年名摄影师杨枋的作品
以及接受《慈悲》杂志的独家访问:

杨枋
心在镜头想出家

专访 · 江 子  /  图片提供 · 杨 枋
烈日下,他盘坐着,慢慢地,慢慢地,闭上眼……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俗世红尘中纷纷扰扰的诱惑。只企盼睁开眼的刹那,曾经照过佛陀的慧星,能照亮他明净的佛心……。
烈日当空,天突然下起雨来,第一颗雨珠打在他的脸上,他的心仿佛“甦醒”,从未有过的宁静与澄清,像滴滴的雨珠川流他的心胸,一种喜悦涌上心头,好久,好久。

好奇出家真正吃素
杨枋回忆起他廿岁短期出家的亲身体验时,他的眼神会发亮,非常陶醉在其中道;“那似禅定的境界,叫我好感动于佛陀的智慧,第一次觉触到‘无念’的平静心灵。
出家七天,下山后他叫了一碟炸鸡,第一口咬下,他停止了。腥味是那么的浓烈,叫人反胃。他对着那块食不下咽的鸡腿,在想,实在不该,不该就这样扔掉食物,最后,他选择惜福,以最快的速度,大口大口咬完了整块鸡腿,从此与肉绝缘,开始吃起素来。
吃素四年来,杨枋觉得身体更健康,心变得更灵敏,心绪得到平静,叫他的摄影工作更臻完美、顺利。
但愿处处有慈悲。
他说,那年短期出家,纯是出自好奇的心理。对吃斋、念经、盘腿、打坐初觉得好新鲜,后发觉最痛苦的感觉是打从脚上起的,先是酸麻,到痛,然后是膝盖、肩骨、背脊……全身上下无一处。
最前一两天,顾得了身体,顾不了心。过后两天,疼痛已不是问题,却守不住心,四肢有骸舒坦时,竟闲得益加慌乱,这才明白人的坐立难安,多不是因情境的移转,而是心动啊!那年上山打坐虽只有七天,却是他一条通往云淡风轻的心灵之路呢,也是他学佛的因缘。
不拿相机时的杨枋,却是他抱吉他唱佛歌的“欢乐时光”了!他每个星期天都会到菩提青团学唱佛歌,创作佛曲。他笑说一唱佛歌与吃素,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吃出慈悲,唱出新生命!

捐出冠军厌倦执着
杨枋早年毕业于艺术学院,之后在吉隆坡一家新娘屋当摄影师。他也是吉隆坡鹤鸣禅寺的一名在家弟子,当知悉鹤鸣禅寺要重建,即准备发心尽一点力量。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要我沿门逐户去募捐,我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办到,但是,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报答寺庙,就是凭我自己的能力去赚一笔钱回来捐给寺庙。”
正巧那时候,绿野山庄举办一项公开给全亚洲摄影师参加的摄影比赛,首奖奖金是一万元。杨枋心念一动,就在观音菩萨面前许了这么一个愿:“观音菩萨,摄影是我唯一的专长,我愿意通过摄影去完成我助重建鹤鸣禅寺的心愿,如果我赢得绿野山庄举办的摄影奖,我将把一万元当作布施品。”
他许过愿后,即全心投入参赛,到最后他索性辞职,以便更专心的拍出更好的作品。
为此,他付出了许多心血、时间和金钱,他的积蓄和所借来的钱几乎用完了,但是他的信念并没动摇。
他总共拍了五十卷菲林,却只挑选了其中二十多张拿去放大参赛,单单菲林的钱加冲洗钱已花去千多元。
结果,凭着他的虔诚与努力,再加上信心与毅力,杨枋最终得偿所愿,击败了所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专业摄影师,赢得了冠军。
杨枋与朋友郊游乐。
杨枋并没有马上将一万元奖金捐给寺庙,而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每月捐一千元,直至捐完为止。为什么?
“因为,那时候正是我最穷的时刻,如果我马上将一万元捐出来,我佛也不会赞成,我也曾征求过我老师的意见,他也教我不必忙着将钱捐出来,而应该利用这笔钱去做我应该做的事。”
杨枋是将大部分的奖金都花在添购更好的摄影器材,勤力的接下好多的摄影工作。如此为自己布下更好更稳的路后,以后每个月即能准时捐出一千元,实现他在观音菩萨面前所许下的诺言。
“学佛以后,对我的摄影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以前我猎取镜头,总是追求唯美。例如拍一个美女,我总将全副精神灌注在捕捉她如何的美,她的气质……但渐渐的我开始厌倦于自己的执着。”
杨枋目前的心境趋向自然、平和。自从放弃了朝九晚五拍摄新娘美女的工作,他现在是几间独中的摄影老师,亦是绿野山庄的业务摄影师。不再刻意去捕捉硬性的美丽,只愿随意即能取得人间各种慑人景象。
诸佛菩萨慈悲相,杨枋当然拍摄过不少,猎取人世间最慈悲的情怀,对他来说,是最舒服满足的一刻,而一日时机成熟,他会将为大家展出这系列的慈悲情怀。
二十七岁的杨枋,曾经有过一段刻骨的初恋,从自己的经历到放眼四处的聚散情缘,他很肯定的说:“我很难会再踏上情字这条路。
虽然近来桃花运旺,许多不错的女孩一直在他身边围绕,但他直觉这一切都是无常,他的内心深处有更大的追求。“我正计划到美国的万佛城修学。”
杨枋满眶憧憬的告知,若一日他走向出家之路,他希望能以镜头弘法。
昨日的杨枋今日的永觉长老,依然以镜头在弘法。

取自《慈悲》创刊号

欢迎订阅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